AI软件工程实战经验分享

AI编码正在飞速发展,每周都有能让我感到吃惊的AI编码工具出现。
还记得上次给大家分享了AI编程的工作流吗?最近我又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工具,可以更好的生成初创项目的代码实现,那就是9月份 github 开源的 spec-kit。今天,我们就来一起盘一盘它到底有多神。
“某某驱动开发”这个词,在软件开发行业都快听出茧子了,从 TDD (测试驱动开发) 到 BDD (行为驱动开发),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效率和质量。
那么现在这个 Spec-Driven Development 又是什么新花样呢?
Spec-Driven Development 的核心思想是,让规范变得可执行,直接生成企业级的代码实现。换句话说,规范本身就应该是能跑起来、能直接生成代码的“活”蓝图。

朋友们!想不想试试给AI当老板,让它当你的“产品总监”与“首席工程师”,在短短3天内从零交付一个MVP产品?
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聊聊一个新的话题:可控AI软件工程。
近一年,AI编程工具层出不穷,从 Cursor、Qoder、Trea 到基于命令行的 Claude Code,简直让人眼花缭乱。作为一名老程序员,AI日渐成熟引发的生产力暴涨让我兴奋,担忧自我成长追不上AI发展的步伐又让我焦虑。
正如许多前辈指出的,AI已是大势所趋。与其焦虑恐慌、被动接受,不如主动拥抱变化、提高工作效率。这也是我决心深入大模型领域,并与大家分享过程、交流经验,共同成长的初衷。
今天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呈现从产品定义、技术选型到编码测试的全过程,通过上述流程向大家展示如何高效利用现有AI工具,实现“可控AI编程”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我们首先来看下,在AI软件工程中,目前适合AI
Gemini CLI 是 Google 推出的一个命令行工具,可以让你通过命令行与 Gemini 模型进行交互。
现在,我的很多编程场景都在使用 Gemini CLI 来完成。用 Gemini CLI 的时候总觉得有点束缚,每个项目只能配一个 gemini.md,想换个场景还得改来改去,太麻烦了!
不像 Cursor 可以配置多条 cursor rule,Gemini CLI 在一个工程中只能配置一条系统提示词,想设定多种场景的话只能都写到一个提示词中。这会导致提示词效果变差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我翻遍了 Gemini CLI 的官方文档后,终于让我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——自定义命令!💡
Gemini CLI 提供一系列内置命令,帮助用户管理会话、自定义界面以及控制行为。这些命令以斜杠 / 开头。
Gemini CLI 内置了一系列命令,如/help、 /clear、 /copy 等。
官方文档是这么说的 📝: 自定义命令允许用户在 Gemini CLI 中将最常用的提示保存并重复